韩蛮子出生十年之后,大梁的气数便如阚兮担心的那样走到了日薄西山的尽头。太清元年(公元548年)东魏降将侯景在寿春起兵谋反,侯景大军所到之处玉石俱焚,只用了一年时间便攻克帝都建康城,将梁帝困在台城饿死。战事持续了五年才逐渐被平定。
侯景之乱被平定时,韩蛮子已经十六岁了,虽然衣衫褴褛却也掩不住他与生俱来的丽质,到这年岁,他的眉眼更加妩媚妖娆,江南毕竟是滋养之地,倒没辜负那天生的羊脂肤质。
“老韩头,你个老小子快给我滚出来。”韩家的大门被人踹打着,叫嚣着,来人气势汹汹。
韩鞋匠听着这声响便知道是本乡员外寇歇的管家,这乱世时候,他们打家劫舍得习惯了,杀人放火的事情也干过不少,倒真的是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这咫尺的篱笆肯定挡不住门外人的推搡,韩鞋匠自然踉踉跄跄的起身来开门,韩蛮子则躲在屋子里面不敢出声。
“胡总管,您怎么来了。”韩鞋匠堆出个笑脸来。
“费什么话,欠我们老爷的钱这都多久了,什么时候还啊。”那姓胡的总管拽着韩鞋匠的衣领,恶狠狠的问话。
“这兵荒马乱的,钱不好挣,还望寇员外多宽限几日啊。”韩鞋匠频频的给胡总管作揖,乞求着。
“别说我不照顾你哈,老韩头,我们寇员外说了,你们家的那五十两银子的欠款可以不用给了,而且老爷还发慈悲可以再借给你十两银子度日。”胡总管阴险的笑着,明眼人一看就晓得这里面绝对藏着什么阴谋。
“真是大善人啊,活菩萨啊,寇员外福寿康宁,阿弥陀佛!”韩鞋匠听了跪在地上,口里念着佛,一个劲儿的给胡总管磕头。
“你先别忙着谢恩,我们老爷啊看上了你家的一样的东西,倒要看你愿不愿意给了?”胡总管笑着把韩鞋匠揪了起来。
“哎呦,胡总管说笑了,我们这寒门草舍的有啥东西能入寇员外的法眼啊,老爷若不嫌弃,这房子里还有几双我自己纳的棉鞋,都是上好的面料,从金陵那边过来的。”听罢,韩鞋匠就起身要去拿。
“去你的,我们老爷会看上你那几双破鞋?我实话告诉你吧,我们家老爷看上你们家的那个蛮子了,想把他收在房里做儿子,你说你们韩家是不是祖上积了大德了你。”胡总管一脚踹开老韩头,阴险的笑起来。
韩鞋匠听了害怕的紧,寇员外的那点癖好全会稽的人都晓得,这老员外年过七十,却好色不改,而且近年来竟改了口味,最好男色,十村八店但有生得俊俏的男孩子,多被他抢了去说是做儿子,其实就是做个娈童。
“我求求你,胡总管,我们家蛮子贱命,实在攀不上寇员外,求求你向老爷说说情吧。”韩鞋匠一个劲儿的向胡总管求情,又是磕头又是作揖的。
“呵呵,这你可怪不得我们老爷了,谁叫你们家的韩蛮子声名在外呢,说不定老爷宠了他,你将来也跟着富贵呢也说不定啊。明天中午我们再来,要么拿钱,要么交人,你看着办吧”那胡总管一声长笑,摔门而去。
韩鞋匠没有办法只好连夜托人把韩蛮子带到了建康城他的表亲那里寄养,生逢乱世,韩蛮子的表亲也只算得上是聊以度日的小户,在建康城外有几分薄田,因此蛮子在建康的日子也不必会稽好多少,寄人篱下的生活里,看够了冷艳,倒真真让韩蛮子学会了些人情世故,这孩子的心思也多了起来,倒不再是韩鞋匠家那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了,他已经学会了怎样掩饰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