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黑出翔来《行尸危机》伊……
《行尸危机》
伊恩看着传过来翻译好的新小说,说的是只有一部分,在他看来,这一部分就能拍出一部剧来。
行尸,阿美莉卡以前也拍过类似的,只是名字不一样,以前叫活死人。
李稻花这部小说明显要更严谨些,别的不说,他看完这小说,心里都直犯嘀咕。
要说信任阿美莉卡高层,那是傻子才会信的事,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只要脑子没问题,多经历些事情之后,自然就明白高层都是些什么妖魔鬼怪。
什么爱国教育,他倒是爱阿美莉卡,可谁爱他啊。
伊恩心里跟明镜一样,只是他不知道,这世界上真的有纯粹的傻瓜,也只有傻瓜的爱,是干净而直白的。
他们是真的相信了传输给他们的爱国教育,真的相信,阿美莉卡是正义的,并且为这份正义而奋斗,只是这爱却被辜负利用了。
最后只能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心中的正义。
就是因为不相信,看到李稻花写的行尸演变过程,伊恩总觉得,有那么一天会成真。
她写的太真实了啊,直击灵魂深处的那种,什么实验室一直都在抓街上的流浪汉做人体实验。
什么监狱里的人卖血卖器官也跟这个实验室有联系,什么倭国秘密实验的继承者……
这导致伊恩很长一段时间生病都不敢去看医生。
以前在伊恩看来,阿美莉卡的私人医生也就是收费贵点,效率和能力还是有的,现在他看这些穿白大褂的,总觉得他们不怀好意,不仅谋财,还害命。
可是生病不能不看医生吧,有些病不是抗就能抗过去的。
作为李稻花同志的异国好友,丹尼斯的发小,伊恩觉得,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东大的医生看起来就老实很多。
不止是东大的临床医生,东大的心理医生也很好啊。
他前段时间就遇到一个心理医生,还在心理医生那里消费了不少,现在安全感满满。
伊恩摸摸自己怀里批量生产的黄符,再想想前几天烧给家人的钱,就连他小时候的狗狗,他都烧了大骨头过去。
据说这能保护他,不受妖魔侵害,还能保护他发大财。
这些可都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可比他从来没见过的耶稣近多了,耶稣可能不知道他是哪根葱,他小的时候,他奶奶可最喜欢他。
而且,管用啊,他烧完第二天,他奶奶就托梦告诉他,收到钱了,总算能吃饱了。
伊恩不知道什么叫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他只知道,这玩意是真的立竿见影,耶稣都没给他托过梦呢。
riceflower又有新小说啦!
伊恩这次没有找出版社,找的报社,也不是一次全部拿出来,是分开来,当做连载。
riceflower的小说本本爆火,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也有人想分一杯羹,这就找上了伊恩。
连载之后出版,这就能多收一次钱,何乐而不为。
在如何把效益最大化这方面,没有人比资本家更擅长。
虽然之前就有导演拍摄过行尸,但是这类小说还属于偏门小说,更别说像李稻花这样详细且完善的汇总。
擅长阴谋论的阿美莉卡人,在看到这部小说的第一眼,就觉得,这部小说写到了自己心里。
甚至在连载一周之后,有军人站出来,声称riceflower写的都是真的,他就曾经被迫接受过实验,到现在依旧不知道实验的具体内容,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被注射的是什么药剂。
有人相信了,但是更多的人觉得对方是在胡说八道。
他可是军人啊,可不是没人关注的流浪汉,再说,他说接受实验的时间,已经是几年前。
这几年,他有无数次机会可以说出来,为什么一直没说,非要等到《行尸危机》这部小说连载之后才说。
伊恩之前的运营,当然有人看出来了,越来越多的证据也表明伊恩以前并不姓理。
他能撒一次慌,就能撒无数次,有报社就质疑,这次是伊恩的又一次运营,这个军人也是伊恩掏钱出来站台的。
毕竟,以伊恩现在的财力,收买一个落魄的军人,并不困难。
马里兰州的一间实验室里,工作人员下班之后,也要有自己的休闲时间。
哪怕实验室管理的非常严格,他们作为研究人员,也能格外受照顾,该有的东西一点都不缺,他们可是实验室最重要的人才。
一名年轻的研究人员鲍德回到生活区,拿到属于自己的报纸,冲一杯热可可,觉得不够甜,又特地多加了些糖。
坐在沙发上,一边品尝热可可,一边看报纸。
第一眼看的就是报纸上的小说连载板块,上一篇小说已经完结,今天应该有新小说看的。
“让我看看,是什么样的故事呢?”新的小说如果好看,那每天就又有了一份期待。
「乔丹的家庭并不优秀,可那也足够让他成为一名优秀的士兵,并且接受了一项光荣的任务。」
“哦,故事的主角是一名优秀的士兵吗?是像超人那样的吗?”
他是看过超人漫画的,很优秀,各种意义上的,虽然他觉得,那并不现实,也不妨碍他爱看这样的幻想漫画。
「“如果你不同意做实验,我们只能遗憾的在你的档案中写下未完成任务的记录,你应该知道这代表着什么。”」
看到这里,鲍德突然想起来,上个月,他就是这么对一名士兵说的,那名士兵最终同意做实验,他们为他注射了□□毒气。
当然,这些毒气都是经过精确计算的,不会让这个士兵立刻暴毙,他们要的也不是对方立刻暴毙,他们需要更多,更详细的数据。
只有活人才能给他们提供这些数据。
不过,做实验,哪有百分百成功,那些不小心死掉的士兵,只能说他们的运气太不好了。
他们也是幸运的,这可都是为国家做贡献,在他们的档案里,会记录下他们是因公牺牲的,这很划算不是吗。
可……这事除了他们,没有人知道啊,这部小说,怎么会写的……
鲍德心中一
惊,继续看下去,越看越害怕,就在他准备报告给上级,告诉他们,实验室暴露了的时候,行尸出现了。
哦,那没事了,那不是他们实验室,他们实验室还没有研究出来这么高级的玩意。
看来只是这个作者写的太好,连他这个内部人员都差点被吓到。
“这部小说应该火起来了吧,真实的不像话,如果没火起来,那他们就是大傻蛋。”
这里,就连倭国的秘密实验都写了进来,这件事可没什么人知道,他也是进实验室一年之后,才知道他们这个实验室还有倭国人。
那些人可更狠,很多实验都是他们先提出来,后续才真正实施的。
用士兵做实验,也是他们提出来的,据说,他们以前的时候研究过,士兵的身体比普通人更强壮,因此,在士兵身上管用的药剂,在普通人身上也管用,但是在普通人身上管用的药剂,在身体强壮的士兵身上不一定管用。
“不过,这个行尸如果制造出来,也是很好的素材啊,只需要一个脑部芯片,就能控制一个不知疲惫,不知疼痛的超级士兵,还不会厌恶杀戮。”
关于超级士兵,他们也一直在研究,很多人体实验也是为了研究超级士兵。
现在的研究陷入瓶颈,他们也只是研究出来一些成瘾型药剂来控制士兵,完全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不过这些药剂倒是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经费,还是很划算的。
他觉得,这部小说只是写的真实,但《行尸危机》确确实实被人盯上了,连带着伊恩也被调查个底朝天。
要不是伊恩身家真的干干净净,典型的阿美莉卡农民儿子,说不定他就要背后中枪自杀了。
李稻花也没被放过,没办法深入调查她,可以简单调查啊。
查到李稻花是东大的年轻作家,负责调查她的人觉得,自己好像明白,这小说为什么会被写成这样的了。
因为他们也是这么做的啊。
大家半斤八两,都是逮着对手使劲抹黑,不把对方黑出翔来不罢休。
他也知道,东大有一部分人对阿美莉卡有种蜜汁迷恋,比他这个土生土长的阿美莉卡人还要爱阿美莉卡。
同样的,也有一部分人对阿美莉卡深恶痛绝,恨不得阿美莉卡表演个原地爆炸。
这个李稻花应该就是这样的人,那问题就不大,只要不是真的发现什么就行,再说,就算真的发现了什么,他们不承认就行了。
反正这个riceflower从来没来过阿美莉卡,她说的话,怎么能相信呢,她只是个有妄想症的作家啊,我们会为她祈祷的。
伊恩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在鬼门关走过一遭了,这部小说,他都还没开始营销呢,已经火的不要不要的。
虽然这个火的方式,跟他想象的不太一样,要不是知道李稻花人在东大,他都要以为是李稻花自费营销的。
第52章 诺奖提名因为是连载,不能一次看……
因为是连载,不能一次看完,《行尸危机》火起来之后,连带着报纸也火起来。
伊恩就忙着找公司拍摄,还要带自己公司旗下的演员。
从某些方面来说,伊恩旗下的演员也算是带资进组。
《行尸危机》的女主是金色头发,女演员们清一水的染发。
虽然在大家的印象中,外国人是金发碧眼,但其实这样标准的金发碧眼是极少数,大多数人是靠着染发和假发才保持的金发。
有很多人甚至一染就是一辈子。
好在带资进组,再加上演员自己努力,《行尸危机》的女主角算是成功拿下。
接下来就是准备第一部《行尸危机》,李稻花把行尸写的很清楚,他们甚至不需要多想,直接按照小说上的描述来画特效装。
“左手六?右手七?左脚画圈右脚踢?”导演拿到伊恩给他的小妙招,不太懂什么意思。
“就是这样。”伊恩一边说,一边做,再加上嘴歪眼斜的,看起来就不是正常人。
导演立刻就懂了,原来这些小妙招是专门教行尸的。
都说是行尸了,肯定要跟正常人区别开,不止是长相,行动也要跟正常人区分开,还要尽可能的可怕。
除了左手右手小妙招,还有其他的小妙招,都非常实用,再配上特效装,就连他这个眼睁睁看着行尸怎么做出来的人都倒吸一口冷气。
“嘭”的一声,导演拍桌子的声音把伊恩吓一跳,不知道导演发什么疯。
导演神秘兮兮地说:“再有两个月就是万圣节,到时候我们带上剧组人员,去参加万圣节活动,然后拍下来,当做宣传!”
“以这些行尸演员的演技,这次的万圣节,绝对特别精彩,而且这场景,也可以直接用在电影里!”
导演都要为自己的奇思妙想拍案叫绝了,用这种宣传方法,他们的电影还没上映也不愁话题。
最近的一部《活死人黎明》是在四年前拍摄的,他看过,不夸张的说,他觉得,他们拍摄的行尸跟活死人,就不像是同一个物种。
当初拍摄的时候,附近的居民也看到过化妆成活死人的演员,并没有被吓到。
如果不是电影营造出来的氛围感,单看演员本身,无法让人身临其境。
不远处,扮演行尸的演员还在接受培训,他们要做到最好。
而且,伊恩带来的小妙招让他也有了个想法,他也要拍摄一部行尸电影,就用伪纪录片的形式,肯定也会火的。
“我爱riceflower,她简直就是天才!”当然,他说的是她给的这些小妙招。
“但是我并不认为她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你知道的,谁让她是个东大人呢,这太遗憾了,或许她可以移民过来,我想我们国家不应该拒绝这样一位优秀人才。”
导演还想当面跟李稻花探讨一下,或许他们两个合作,可以创造出最好的行尸电影。
“她已经有丈夫了,她的丈夫年轻英俊。”伊恩开玩笑说,他当然知道导演说的爱并不是那种爱。
导演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事,是之前伊恩就想过的事情。
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确实是有的,只是社会上公布的什么提名名单就纯属无稽之谈。
诺奖提名的规定是五十年保密期,社会上所谓的提名名单,其实是媒体根据每年的赔率榜编的所谓的提名。
什么某某获得提名,某某连续多年获得提名,纯属臆想,对方甚至可能就没获得过提名,只是上了赔率榜,而这个赔率榜的可操作性就大很多了。
伊恩说的提名,就是让李稻花能上赔率榜,获得媒体报道。
他也小小的买了一手李稻花,不然的话,上榜不好看啊,他感觉,他要是不操作的话,李稻花很难冲到前面。
那也没关系,反正他们本来的目的就不是拿奖,也不是排名靠前,只是为了有这么个名号。
“你也知道她上了赔率榜?”
“伊恩,你未免太不关注你的朋友了,报纸上现在吵的厉害,她已经在第二十五名了,看起来还有上升的可能,《亿万富翁》的影响是你无法想象的。”
《亿万富翁》,是《华尔街奇遇记》的电影版名字。
自从电影版播出之后,小说的名字也随之修改成《亿万富翁》。
提起《华尔街奇遇记》可能还有人不知道,但是提起《亿万富翁》,几乎无人不知。
最先报道李稻花,也就是riceflower荣登赔率榜的是连载《行尸危机》的报纸,是为了更好的宣传《行尸危机》。
很快,其他报纸就像是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也跟了上来。
反正大家都没办法采访到riceflower,那就从这方面入手来蹭热度吧。
大家公认的,riceflower的巅峰之作是《亿万富翁》,之后的《重回十八岁》
和《行尸危机》只能算是成功的小说。
《亿万富翁》中对于经济的剖析和巧妙运用,让它不仅仅是一部小说,还是很多人的经济启蒙读物。
要知道,经济是一门枯燥的学术,不仅仅在于课本枯燥,还在于,很多人就算是学了,也很难熟练掌握,成功运用。
而《亿万富翁》成功解决了一部分问题,随着《亿万富翁》的爆火,还带动了一些经济学作品的销售。
因此,其他报纸在报道的时候,还带上了riceflower的作品,认为她如果获得提名,甚至是获奖的话,绝对是靠着《亿万富翁》获奖的。
媒体的宣传,让更多人注意到这个这两年才横空出世的新人作家,不止是阿美莉卡,其他国家也开始出版《亿万富翁》。
借着这股东风,《亿万富翁》再次翻红,其他语种的版权费又给李稻花带来一笔收入。
收到伊恩打款的时候,李稻花都震惊了,以为《行尸危机》销售情况这么好,阿美莉卡这么爱这部连载小说。
后来才知道,这是之前《亿万富翁》带来的,现在已经有超过十个国家翻译了这本小说并且成功出版,销量看起来还不错。
等到他们把多国翻译的消息打出去,甚至是诺奖提名的消息放出去,后续会有很多国家翻译出版的。
这就属于良性循环。
李稻花回想以前,确实是这样的,不说别的国家,就说国内,就又能赚一笔。
上赔率榜的消息还没传回国内,这会儿国内外的交流还是很不发达的,很多消息都是多手消息,到国内的时候,都不知道转几手了。
她可以提前提醒梁宁准备好,《华尔街奇遇记》的版权还在北平文学手里。
这两年他们主要卖的是三部曲,市场已经接近饱和,每年新售出数量不算多,他们每年委托印刷的数量都是有数的。
梁宁接到电话的时候,听说建议加印刷《华尔街奇遇记》,激动地说:“稻花老师!你是不是也听说了,你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了!
社里现在正在催印刷社呢,你可是咱们国家最年轻的诺奖提名人呢!”
“李自然告诉你们的?”李稻花略微一想就知道了,丹尼斯毕业之后回阿美莉卡帮伊恩,李自然则是被分配到了北平文字。
这对于李自然来说是个非常不错的分配,正常情况下,他们这些大学生毕业之后是要被分配回户籍地的。
李自然他家是贵省的,回去建设家乡当然好,只是家乡贫困也是真的,他考上大学之后,全家人都盼望着他能走出大山,甚至是把全家都带出大山。
李自然现在真的做到了。
李稻花没告诉梁宁,这只是伊恩的一种营销手段,她其实对诺奖并不感冒,甚至后来诺奖闹的笑话越来越多,这个奖的含金量也越来越低,甚至连带着以前获得的人也成了笑话。
这种营销,一旦开始,那就不是李稻花能阻止的,汹涌的人潮会裹挟着她一起往前。
在北平文学准备充足之后,从港岛也传回消息,就是李稻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消息。
港岛现在还没回归,那也不妨碍他们一起庆祝,事实上,诺奖作为西方的一种文化控制手段,在很长时间里,都被亚洲追捧。
这种提名,已经不拘泥于某个国家,甚至扩大到整个亚洲。
在这个年代,只要是有亚洲作者获得提名,都会让人欣喜万分,由衷地感到自豪。
现在,李稻花获得了提名,而且据说获奖的可能性还很大,这怎么能不让人激动。
尤其是,放眼整个提名名单,李稻花都属于最年轻的,不止年轻,还是里面为数不多的女性作家。
国内的妇女能顶半边天开始发挥作用。
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开始宣传李稻花,还全都是夸奖,从李稻花的第一部作品一直夸奖到最近的作品。
从李稻花的作品,到李稻花的为人处世,总之,一句话,李稻花能获得提名,那就是实至名归。
甚至是她直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不是没可能。
第53章 笑着活下去可是,一年前,还有报……
可是,一年前,还有报纸刊登的文章里,批评李稻花好高骛远,批评她对诺奖的认知太过狭隘。
批判她写的小说没有内涵,没有深度,德不配位。
现在诺奖提名的消息传回来之后,风评瞬间扭转。
反而是之前一直夸奖李稻花,或者是推荐李稻花小说的报纸只是简单的提到诺奖提名的事,有的报纸还会呼吁大家理性看待。
“能够获奖当然好,没有获奖也不能否认作品的优秀,我们期待看到更多优秀的作者和作品。”
北平文学加班加点印刷的新书也成功派上用场。
提名诺奖之后,不止是成年人,很多学校也推荐学生们多看李稻花的小说,尤其是李稻花的《华尔街奇遇记》。
国内作品名字没有更改,主要是《亿万富翁》这个名字实在是不符合国内当前的审美标准,还不如奇遇记呢。
《亿万富翁》显得太物质,太金钱,太资本。
“稻花是我们国家非常有名的作家,她从小就沉迷于文学创作,长大后写了很多的优秀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出版,现在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这个奖项,是每年从全世界的优秀作品中挑选最优秀的,稻花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代表着西方发达国家也认可了我们国家的优秀作品。”
一所镇级初中里,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课,今天上的是写作课,他们写作的内容是《一个农村妇女的自白书》读后感。
其实学校最想让写的是《华尔街奇遇记》读后感,但是没办法,镇子上的初中生看过这本书的不多。
学生们买不起,镇子里又没有图书馆,只有县里有图书馆,学生根本没机会看这本书。
学校倒是有个小图书馆,里面图书不多,只是这个图书馆是做样子的,平时都不开门,只有在领导要来检查的时候才会开门。
找几个乖巧的学生进去做做样子,按照交代的话应付了事。
他们倒是想让学生们看课外书,可学校实在是没钱,上面也拨不下款。
图书馆真要天天开门,里面的书支撑不了多久就得被学生们翻烂,没钱补充,到时候更拨不下款,说不定还会直接被要求裁撤图书馆。
相比之下,《一个农村妇女的自白书》就容易很多,老师们根据报纸或者是李稻花作品集里的内容,直接摘抄到黑板上。
带着学生们看一遍,或者是学习一遍,直接就能写读后感。
这不是某一个班的作文课内容,是这个星期整个学校的作文课内容,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要写一遍。
八十年代,国家并不算富强,拼了命的保护住国家,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西方很多是发达国家,发达这两个字,为西方国家镀上一层金,仿佛他们的方方面面都是顶尖的,而我们是不如他们的。
至少在这个年代,很多人是这么认为的,哪怕是一些爱国人士,也认为,能够获得西方国家的认可,代表着我们也更发达了。
所以在李稻花否认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很多人认为她狂,认为她狭隘,这些人不一定都是向往西方,向往阿美莉卡。
有些人是真的发自内心的爱国,希望国家能越来越好,被西方发
达国家认可,从而踏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实际上,很多时候,他们越是否认我们,才代表着我们做的越对。
你的对手是不希望看到你成功的,看到你变得优秀,它比谁都着急,看到你失败,它才会高兴,才会庆祝。
融入不是成功,而是失败,我们不需要别人的认可,不需要在别人制定的规则下小心翼翼。
因为,我们就是规则的制定者。
漫天的报纸都在报道诺奖提名的事,还有很多报纸直接派人来找李稻花采访。
刚开始李稻花是拒绝的,可是,被派过来的记者也是要完成任务的。
后来干脆就凑个局,把这些记者凑一起,大家轮流提问问题,够写篇文章出来就行。
听说李稻花要接受采访,记者们都觉得自己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其实我也理解稻花老师,你看咱们这么多人,挨个采访,人家还怎么生活,放我身上,我也要拒绝采访。”
记者崔勇一边写稿子,一边跟同房间的记者说闲话。
他现在写的稿子是采访时要用到的,轮到他发言时要提问的。
不能只准备一个问题,毕竟大家是轮流提问的,说不定前面就有人把自己想问的某个问题就问出来了。
不要重复提问,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可以避免提问机会的浪费,也显得他们更专业。
跟他同一个房间的是另外一家报纸,他们住的招待所人太多,单间是没有的,只能大家拼房。
好在书桌够用,不耽误彼此工作。
“哎,我听说稻花老师脾气有点不太好,真的假的?”
“假的。”崔勇斩钉截铁地回答。
“啊?我看她好像经常跟别的作者在报纸上吵……”
崔勇合上钢笔,转过身面对另一个人:“我同学是北平文学的,稻花老师的第一部小说就是她发掘出来的,后续也经常跟稻花老师打交道。
她说,稻花老师确实经常在报纸上跟人打官司,但是,私底下为人还是很好的。
热情,搬家的时候请她吃饭,大方,搬家的时候请她吃饭……”
还没等他继续往下说,另一个记者打断他的话:“感情,请她吃顿饭,就成脾气好,热情大方了?”
崔勇不说话了,其实梁宁跟他说过挺多的,听完之后,他觉得,以他们现在跟李稻花打交道的方式,只能接触到浅层次的李稻花。
从浅层次来看,李稻花绝对称得上是个有着美好品德的人,深层次接触,就分人了。
“总之,我们就是去采访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事情,只要稻花老师接受提问就行。”
第二天,在北平饭店的会议室里,李稻花正式召开记者见面会,很多记者都是从外地过来的。
也不多说废话,简单的开场白之后,就是记者提问时间。
“请问稻花老师,您觉得您今年能获奖吗?”第一个站起来的记者就问了大家最想知道的问题。
“绝无可能,下一个。”
“等等,稻花老师,我想问一下,您为什么觉得不可能获奖?”这个记者没有坐下,而是着急地提问。
“因为时间有限,为了让更多的记者朋友都有机会提问,每人一个问题,你这个问题是第二个,我拒绝回答,下一个人。”
跟崔勇坐在一起的临时室友心里嘀咕,这脾气确实不太好啊,说一个问题,多一点都不行啊。
第一个提问的记者只好无奈坐下,第二个记者站起来,干净利落地问:“稻花老师,您为什么觉得您绝对不可能获奖?”
第一第二对视,没错兄弟,我懂你,你的任务,我来替你完成,这就是使命的传递。
“之前交流会的时候我就说了,诺奖不会颁发给我这样纯正且爱国的东大人,他们只会颁发给自己人,我又不可能成为他们的自己人。
随便你们怎么说我,我坚持我的看法。”
现场一片哗然,大家都没想到,李稻花到现在还坚持这样的看法,她可是已经获得提名了。
说这样的话,难道不怕得罪对方,真的让她得不了奖吗?
要知道,得奖和没得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再籍籍无名的人,得到诺奖,也能一夜成名,更别说李稻花这样本就有名的人。
“那您觉得,怎么样才能获奖呢?”这是第三个记者,大家已经是个成熟的记者了,知道接力赛是什么。
现在就是,大家要好好的把这个接力赛进行下去,每个后来者都要尽可能的完善问题,直到一个问题真的结束。
“或许你可以加入阿美莉卡国籍,或者是写一些贬低国人,贬低我们国家的作品,这样应该更容易获得诺奖。”
这可不是她瞎说的,这是真实情况,诺奖后来越来越像笑话,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当然,这只是一部分,什么性丑闻啦,什么跟赔率榜内外勾结啦……
总之,真的相信它公平公正公开的,那才是傻瓜。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总有人觉得国外更加公平,更加不近人情就很奇怪。
你觉得国外不近人情,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你根本就没到人情那个层次,国外现在还用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呢。
人家的学校是可以用一纸推荐信直接进去的,推荐信怎么来的,不会有人觉得这推荐信是推荐人于茫茫人才中,慧眼识英才吧。
“那您会加入阿美莉卡国籍吗?”
“当然不会!”
开玩笑,她可没想着去找死,她是1960年出生的,等到2019年的时候,才五十九岁,不到六十岁,还不到该死的年龄呢,她还想继续活着。
真要进了阿美莉卡国籍,到时候那不就是等死吗。
第54章 学习更别说,以阿美莉卡的国情,……
更别说,以阿美莉卡的国情,她能不能活到那时候都不一定。
别说什么优秀人才引进制度,说她可以这个时候去享受红利,到时候再回来,作为诺奖获得者,曾经的东大人,还是比较容易回来的。
按照阿美莉卡的规定,她到时候就算能活着回来,那也要脱层皮。
毕竟,养猪是为了有一天杀猪吃肉,不是为了让猪去邻居家活到老啊。
只是李稻花这样斩钉截铁的拒绝,并不是所有人认为她说的话是正确的。
有人已经在脑子里勾勒新稿子,现在李稻花风头正盛当然不会去触霉头,但是只要她没获奖,立刻就能两级反转。
作为有外部势力支持的报纸,在抹黑东大方面,它们是认真的。
李稻花说自己不会加入阿美莉卡,她要是没获奖,那就能说她是自作多情,吹牛,等到阿美莉卡真的给她发绿卡的时候,绝对滑跪。
哪怕只是一人问一个问题,在场的几十个记者全问一遍,也需要不少时间。
崔勇坐的位置不算靠前,轮到他的时候,李稻花喝了口水,不紧不慢地等着他提问。
“你好稻花老师,我想问一下,您对港岛问题如何看。”
今年九月份,铁娘子的摔跤,代表着港岛问题尘埃落定,回归时间正式确定,现在只等到时间。
“不谈政治,我只是个普通作者,如果需要文化交流,我会尽力。”
李稻花也知道他为什么会问这个,港岛回归确定后,国家确实开始进行前期工作,很多人都在关注这个问题。
作为为数不多的,到港岛进行过文化交流的作者,她回来之后,也有报纸找她,想要问问她在港岛的所见所闻,以及对港岛的看法。
只是她一直都没接受采访,觉得没什么可说的。
她在港岛的所见所闻也很狭隘,毕竟,她在那的时候,都是在富人区。
哪怕是剧组到九龙城寨拍摄,那也没让她去,其他内地演员去的时候,剧组也会把拍摄地区隔离开。
他们没有直接接触过港岛的底层人群,这怎么说,说她在港岛看到的奢华生活吗?那只是港岛的一小部分。
但是就像她说的,需要文化交流的时候,她愿意出自己的一份力。
下一个人问的则是她在创作《华尔街奇遇记》的时候,是怎么做到对阿美莉卡如此了解的,她可是没去过阿美莉卡。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作为有些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学习到很多,也可以通过历史,看到未来。”
要不是怕大家接受不了,李稻花觉得自己都可以去当
神棍,当神棍至少能当四十年呢,可比当作者挣钱多了。
在她穿越的时候,大清的含金量还在不断上升,回旋镖一个接一个,接的人都麻了。
李稻花的这个回答听的记者们一头雾水,还有人想要深究,李稻花没解释,只说时间会证明一切,包括她前面说的话。
整个记者招待会持续了整整一上午,中午是管了饭才让他们回去的。
李稻花现在有钱啊,管饭根本不在话下。
她的钱一部分存了起来,一部分用作投资,还有一部分买成金条。
存起来是需要日常使用的,投资这就更不用说,八九十年代投资,以后的回报高的吓人,金条是作为保底,当然,金条也是会升值的。
八九十年代也是通货膨胀最快的时期。
他们现在还经常使用的一分钱,等到九十年代就会停止使用,市面上也买不到一分钱的东西了,都是最低一毛。
现在的物价还会让李稻花感慨便宜,当然,这物价仅限于非工业品。
工业品的价格让李稻花都吃惊,一百多的自行车,等到2024年,自行车的价格也没上涨多少,如果你愿意,还能买到一百多的自行车。
可是跟收入对比起来,那就是天上地下的两个价格。
所以,存钱是不可能存钱的,只有花掉这个样子。
对于李稻花的这种花钱行为,老两口是非常不理解的。
他们的前半辈子都是苦过来的,穷怕了,在家的时候也是,挣一分也想掰开存一部分。
家里没有存钱没有存粮,心里就不踏实,仿佛明天就会出个什么事,家里就会断粮。
李稻花买金条就跟去菜市场买菜一样,今天路过金店,看到黄金便宜了,买一根。
明天稿费到账了,钱够多,那就再去买一根。
欧阳远他们的车队,整天忙来忙去,李稻花的钱花出去,老两口也看不到,他们就觉得,这钱是不是让欧阳远给乱花出去了。
“我们不是不信任欧阳,只是他还年轻,说不定就被外面的人给骗了,我听说,现在外面骗子可多了。”
这倒是真的,改革开放刚开始,很多制度不完善,就有人借着这个机会坑蒙拐骗,欧阳远他们还真遇到过。
甚至还遇到过想要黑吃黑的,他们拉了货,对方准备把他们连人带车带货全都扣下来。
欧阳远他们也不是吃素的,他们车队里,他们三个是武力值最低的三个人,也就是仗着年轻身体好。
其他人,好几个都是当过兵的打过仗,那能随便让他们给欺负了?
这些人是李三柱,还有李稻花的大伯李柱子帮忙联系的。
从部队转业回去确实是会分配工作的,可还是那个问题,等着分派工作的不止是他们,人太多了,岗位就那么点,都得等。
可是怎么等呢,他们倒是愿意等,家里等不了啊,一家人都等着吃饭。
李三柱他们听到欧阳远车队需要人,就帮他的战友们问了问,他自己没去车队,是为了节省出一个位置。
有的年纪大的战友,就让自己家孩子过来,好歹是一条出路。
“不会的,车队的账我也看过,没问题,现在投资主要是用来买车了,车队正在扩张阶段,花钱是正常的。
你们也别担心,欧阳现在也有学习,不会那么容易被人骗的。”
欧阳远专职做车队之后,每天更忙,当然,车队挣的钱也更多。
越是接触这些事情,欧阳远就越是觉得自己需要学习。
学习很重要,不学习,很多东西他都不明白,有时候被人坑了,也只能自认倒霉。
在家的时候,李稻花在书房写稿子,欧阳远就坐在她书桌旁边看书。
有时候李稻花写累了抬头,就看到欧阳远头发乱糟糟的,就这,他还拿着笔在头上乱戳呢。
问他,他就说,这些书看起来太吃力。
他初中毕业,学习成绩也一般,只能说脱离了文盲水平,能正常看书识字。
“要不……给你找个老师吧。”
“我没时间上夜校,你在港岛的时候,我想过去夜校,还去过几天,夜校的课也要经常去上,几天不去上,很多内容就会错过跟不上。
车队里事情多,我也不确定什么时候可能就要跟着去外地,去几天也不能肯定,只有个大致时间。”
欧阳远还试过让他哥教他,问题是,高中也没学过这些东西,他哥自己自学,再教他,那更费劲,还不如他直接自学。
“我是说给你找个老师,从大学里请老师给你上课,只要你们两个人有时间就能上,只教你一个人,进度问题不就解决了。”
“啊?还能这样啊……”
这种直接找大学老师给上课的模式欧阳远想都不敢想,或者说是,脑海里没有这种想法。
一想到一个大学教授专门给他一个人上课,他就觉得这什么待遇啊。
“我找人帮忙问问,实在不行,找个专业成绩好的大学生来给你上课也行。”
只要有钱有人,这不是问题。
欧阳远忐忑的等着李稻花给他找老师,最后还真找到个。
北平这个地方,本地人可能不多,但是学校多啊,老师学生一抓一大把。
这个年代确实不太好找专门给一个人上课的老师,但也是能找到的。
这个老师是家里老人瘫痪在床,需要妻子在家专职照顾,上有老下有小,就靠着他一个人当老师的工资生活。
偏偏他还年轻,只有四十多,分房子总是分不到他,他们专业也不是学校的重点专业,分配房子的时候本来名额就不多。
有人找上门说要请他当老师,学生有时间的时候,晚上给上一两个小时的课,按课时收费,一小时五十。
他瞬间就心动了,只是晚上上课,不会耽误他正常的工作,再加上这课时费,能够让家里生活的很好了。
他母亲也不用一直觉得拖累家里,妻子也不用偷偷抹泪,逢年过节,孩子也不用眼巴巴的看着别人家吃肉。
孩子懂事,不会张口让他们买肉,可他们这当父母的也心疼孩子啊。
更别说眼看着两个孩子越长越大,一男一女不能再在同一张床上睡了。
哪怕分不到房子,没钱买房子,好歹租个稍微大点的房子,让孩子能分床睡。
收下欧阳远的时候,他还有些惭愧,这惭愧,是为他自己私下给人上课的,也是为他收欧阳远一小时五十。
第55章 情满阿美莉卡第一天从老师家回来……
第一天从老师家回来的晚上,欧阳远看书看到很晚。
第二天回来,欧阳远开始写作业,笔记本上也多了很多内容。
第三天,之前的迷茫少了很多,跟李稻花说,有老师和没老师确实不一样,他之前自学的内容,还有错的呢,幸好老师及时纠正过来。
第四天没去上课,他要跟着出车去,这次是去另一个省考察。
而他的老师,四十多岁的程全之,在第三天的时候,收到欧阳远给的三天课时费。
“老师,我明天要去外省,可能要去半个月,这是这三天的课时费,等我回来,恐怕还要来打扰您。”
一个普通的信封微微隆起,程全之还没习惯这样的流程,信封被塞到他手里的时候,他还有些不知所措。
“这……这太多了。”
“这也是说好的,您应得的,您回吧,天晚了,我也得早点回去,不然我媳妇该担心我了。”
欧阳远可没吹牛,他来这上课,每天回家的时候,都能看到李稻花在书房,不管写没写稿子,都没睡觉。
看着欧阳远开车离开,程全之也转身回自己家。
这会儿他媳妇才带着孩子,从四合院的院子里回家。
他们租的房子是个四合院里的小房子,整个四合院里住着四五户人家。
如果他媳妇和孩子不在外面,程全之甚至腾不出来地方让欧阳远来上课。
“天越来越冷了,咱们换个大点的地方吧。”
“哪那么容易,大房子不好找,房租都不便宜呢。”
程全之从信封里把钱拿出来:“咱们有钱了,换个大点的,乐乐跟欢欢也能分开睡。”
昏黄的灯泡下,一小打十块钱显得格外明亮。
李稻花在家里写稿子,她之前说过,要再写个抽象的,他们不是骂麦穗吗,让他们瞅瞅。
《爱在林雪间》那不是麦穗的上限,那是麦穗的下限,当然,这话也能反过来说。
要抽象,那就从一开始就抽象。
这次的女主要有钱,父母在阿美莉卡,女主来东大旅游,认识了一个东大农民,也就是男主。
男主没上过学,从小就在山里放羊,一年到头很少跟人说话,每天也就是跟羊说话。
女主旅游拍照的时候,男主不小心闯进女主的镜头,照片洗出来之后,女主看着照片上恰到好处的氛围,对男主产生好奇。
觉得男主有种野性的自由美,同时又带着东大特有的淳朴。
拿着照片,自己偷跑出来,在山里找了很久,才打听到男主家在哪。
(别问女主一个人怎么做到的,问就是作者的伟力,问就是无巧不成书,问就是,这就是爱情~爱能超越一切~)
翻山越岭,终于找到了男主居住的村子,这个村子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向外界。
村子是在以前战乱的时候,为了躲避战争,从远处找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的,当年打仗的时候,他们这里也没有被波及到。
仗打完了他们也不知道,还是六几年的时候,国家的矿产队到山里到处找矿,才找到他们这个地方,他们才跟国家联系上。
“这里可真美啊,这就是东大古话里的世外桃源吧。”
是不是世外桃源不知道,女主刚去的第一天晚上,村里的光棍拍门送温暖,是男主帮她赶跑的。
女主跟着男主一起在山里放羊,在山里探险。
可能到这里,会有看过《庐山恋》的人会觉得,麦穗参考了《庐山恋》的情节,但是后面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真是想多了。
两人在山里,突破世俗的眼光,成为真正的夫妻。
可是,快乐的日子是短暂的,发现女主不见的随行人员组织的寻找团队终于历经千辛万苦,在这山里找到女主,要带她回家。
“我不走,我要留在这里,这里是我的故乡,这里也会成为我未来的家,我不要回到阿美莉卡,那不是我的家!”
“你们不能带走她,你们没听到,她不想跟你们走吗!”男主也在阻止他们带女主走。
可惜,胳膊拧不过大腿,女主最后还是不得不跟他们离开,在离开前的一晚,两人在山里,看星星,看月亮,看羊羊……
“你回到阿美莉卡,一定会忘记我,再也不回来了对吗?”男主黄光宗摸着女主白贝拉的手。
“不,我一定会回来找你的,你要相信我!”
“可是,你的父母一定不同意,不同意你嫁给一个放羊的穷小子,其实,我也可以理解,毕竟,你那么美好,我配不上你。”
白贝拉搂住黄光宗的脖子:“你别说了,听到你这么说,我的心都要碎了,我的这颗心只属于你,谁也不能把它夺走。
如果我的父母不同意我们在一起,那他们就当没生过我这个女儿好了,在那个没有人情味的家里,我是一分钟都待不下去的。”
“我不信,你发誓,如果你背叛了我们的爱情,那就永远都见不到我。”
在夜空下,白贝拉发誓,一定会回来找黄光宗。
她也确实这么做了,跟父母断绝关系,靠着朋友们救济的钱回到东大,回到黄光宗的身边。
脱下精致的服装,换上粗糙的衣服,每天跟着上山放羊,风吹日晒,自由自在。
父母总是拗不过孩子的,一个月后,看到女儿还不愿意回头,白贝拉的父母只得踏上寻找女儿的道路。
跟着之前找过白贝拉的人,跋山涉水,看到变黑变瘦的白贝拉的时候,两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女儿!你受苦了!”
“妈咪,我不苦,我每天都和我爱的人在一起,因为爱,我不觉得苦。”
白贝拉的父亲,白莽,在看到黄光宗的时候,总觉得,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女儿被这个穷小子勾引走的愤怒褪去之后,白莽打听黄光宗的身世,毕竟,他们来了,黄光宗的父母不出现,这很不礼貌吧。
“我父母在我十五岁的时候,遇到泥石流,只有我活了下来,我家现在只有我一个人。”
黄光宗很不习惯白贝拉的父母,他们一看就不属于他们这个山村,更别说,他们还有可能是要过来把白贝拉带走的。
在参观这个破破烂烂的家的时候,白莽看到一个放在供桌上的泥娃娃,瞬间大惊失色。
“这个泥娃娃是哪来的?”
“这是我妈的遗物,她活着的时候,每天都要跟这个泥娃娃说话。”
白莽愣在原地:“你母亲……是不是叫,夏梦春。”
“你怎么知道?”黄光宗回忆,他好像没说过他妈叫什么。
“你……你今年……几岁了?你是哪一年出生的?”
“今年二十二,五八年出生的。”
白莽喃喃道:“二十二,五八,二十二……你还是把他生下来了……”
“你说什么?”
白莽只是摇摇头,猛的,他想起来,这么算来,黄光宗和白贝拉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妹啊,他们是不能在一起的。
“不行,你们不能在一起,你们必须要分开!”
白贝拉的母亲这会儿听到白莽大声的呵斥,从外面快步进来。
“不是说,让他们跟我们一起去阿美莉卡吗?你怎么……”
不管怎么说,白莽都不愿意他们两个在一起,逼急了,甚至要打人。
不止是打白贝拉,还要打黄光宗,俨然一副我是你们爹,你们都得听我的,不听我的,今天我就打死你们个不孝子。
这样的闹剧是在白贝拉,我怀孕了的喊声中结束的。
白莽担心白贝拉是为了让他妥协说谎,带着她和黄光宗一起去县医院做检查,最后的结果确实是怀孕了,怀孕两个月,是在白贝拉回阿美莉卡之前就怀上的。
“这是做的什么孽啊!”
回村路上,白莽把所有的事情都交代了,包括两人是亲兄妹的事,让他们必须把这个孩子打掉,两人必须分开。
他会带两人去阿美莉卡,黄光宗也能继承他的财产,两人以后就不用受罪了。
白贝拉不同意,她觉得,爱不应该被亲情和血缘绑架,她在阿美莉卡的学校里,就知道有同学就是跟自己的家人结婚的。
不止有兄妹,还有母子,父女,父子……
总之,爱是自由的,他们不能阻止她的爱情。
黄光宗对白莽说自己同意分开,背地里安抚白贝拉,
这只是权宜之计,等到两人都回到阿美莉卡,住在同一个家里,他们还是一家人。
黄光宗当然有自己的打算,从一开始认识白贝拉,他就想好要借助白贝拉完成阶级跨越。
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他当然要牢牢把握住,更别说,现在他完成阶级跨越更加理直气壮,这都是白莽欠他的,是他们一家欠他的。
白贝拉也欠他,霸占他爸爸的财产这么多年,给他生孩子是应该的。
一行人成功回到阿美莉卡,幸福生活在一起。(才怪,未完待续)
书名就叫《情满阿美莉卡》。
李稻花敢保证,就这书名,就这内容,不火那都没天理,稻花都写了阿美莉卡,麦穗怎么能不写呢。
第56章 山中无老虎欧阳远和李稻花打电话……
欧阳远和李稻花打电话的时候,听到她说的这些,颤巍巍地问:“你说的是真的吗?”
“什么?小说吗,我当然快写完了。”
“不是,我是说,白贝拉说的那些,什么兄妹,父女结婚这些……”
“那也是真的,这算什么,你不知道吧,阿美莉卡还有童婚呢,最低的十岁就能结婚。”
欧阳远沉默了,跟李稻花在一起的这段时间,阿美莉卡让他沉默的时间格外长。
外面那些人别管怎么吹嘘阿美莉卡,一想到稻花说的这些乱七八糟的玩意,他就觉得,那些人吹嘘的都是什么啊,净瞎话。
就阿美莉卡还文明,还灯塔呢,道德洼地都比它高。
说到阿美莉卡,伊恩给她打电话说,他们的万圣节活动准备的差不多了,活动地点就在好莱坞。